巧识劣质塑钢门窗 掌握四点很重要
家里的房子如果要安装塑钢门窗的话,则需要购买高品质的塑钢门窗。从当前情况来看,市面上的塑钢门窗存在一些劣质产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会十分担心。怎样才能购得高品质塑钢门窗呢?这需要消费者懂得从品牌、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去进行辨识,只要辨识准确,便可保证自己买到的塑钢门窗质量安全有保障,在今后使用起来能够十分放心。
面对木地板市场的种种现状,一名高级客户经理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猫腻’。
猫腻1:挂羊头卖狗肉
经销商为追求高额利润,改换标签,故意将低档实木材质说成高档名贵木材材质,消费者看中一款价格高的地板,送上门安装上的却是其他价格低的地板。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不少商家都会在这里面想办法做些文章,不是行家是绝对看不出来的。最常见的是一种俗称为绿柄桑的地板被卖成非洲玉檀香,贴上这个标签,价格无形之中就能多200多元/平方米,一个房子装修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同一种木材,由于日照面、土壤、浇灌等自然因素,木头有色差是很正常的,大厂家往往会把材料筛选分级。国家规定地板的等级标准分为三类: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等级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木种,不同等级的差价在50~100元之间。有些商家故意混淆产品等级,通过着色来掩盖木材的不足,以次充好。
支招:认清木种是关键,然后考察市场价格,需货比三家,尽量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正规的厂家都须在木地板上标树种、俗称、产地等。
猫腻2:概念欺骗
表面是亮光面,下面是图文纸,粘合在一起。
经销商看到不懂的消费者就骗消费者表面是实木面,1平方米就可多卖三四十元。其实,这种亮光面一旦受潮就很容易脱落。
支招:实木面可看出色差,有自然的纹理,亮光面则光泽度高,纹理平均。
猫腻3:俗称混淆
现在的市场名称很混乱,商家爱叫什么都可以,大店小店,给产品起俗称的现象再普遍不过了。
消费者满心欢喜以为自己买到了价格便宜的香脂木豆,结果拿到的却是二翅豆。
支招:树种才是决定价值的关键所在。以红木为例,大凡是红木类的地板,市场一般俗称为红檀木、红香檀或者花黎。而不同的木种,价格差距很大。
猫腻4:认证假象
业内人士透露,只要肯花钱,什么样的牌子都有。许多不知名的牌子摆出的,很有可能就是买来的,甚至是商户自己去招牌店临时做的。
支招:正宗与否,关键看认证单位是否权威。正规的认证,在相关部门的网站上都会有登记,消费者购买前应先查清楚,以免上当受骗。如’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应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中国环境保护总局颁发’十环’绿色产品认证,’中国驰名商标’应是由国家公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颁发或通过法院案件来认定等。此外,针对地板行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颁发的认证、证书,也具有一定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