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家中的“五毒”
一说到“家“,给人的就是一个充满温馨,可以让人停留的港湾,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却让“家“被各种危险品包围,据最近的一项关于家居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厨房、客厅、卧室,就连灰尘中都含有塑化剂等有毒物,虽然都是小剂量,但长时间暴露,微毒也可能变剧毒。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角落采取行动,将损害降至最低。“台湾营养学会理事长王进昆说。
厨房
用不锈钢或竹制餐具。所有塑胶材质的餐具,一旦接触高温、油脂,都可能释放一些有毒物质。如果外出就餐,最好也能自备筷子。实验发现,餐厅里所谓的消毒碗筷上含有二氧化硫,用其泡过的水养虾,虾一天内就会死亡。
用玻璃、陶瓷或不锈钢的杯子喝水。美国哈佛医学院曾做过实验,给不锈钢和塑料材质的瓶子里分别装上凉白开,并让两组人每天喝,一周后检测尿液内双酚A的含量。结果发现,用塑料瓶喝水的人,双酚A含量较高。
常换抹布。潮湿的洗碗布过不了几周边角就会烂掉,其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多得吓人,每平方厘米高达数万。因此,厨房抹布两三个月就得换一次。
不要反复冷冻。解冻后的肉、冰激凌等食品很容易成为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病菌的滋生温床。所有冷冻食品解冻后都应吃完,不要再放回冰箱。
少吃罐头。研究发现,有的罐头食品里含有环氧树脂附膜,因此罐头里的食材也会因此染上双酚A。
泡方便面,丢掉油包。油脂会析出包装袋上的有毒物,因此能不用就不用。如果要提味,可以用盐、醋等基本调料和新鲜蔬菜。
儿童房
别让孩子在塑胶垫上玩。市场上售卖的塑胶地垫材质多为发泡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建议在上面铺上薄棉被或毯子,避免孩子直接接触。另外,也要少给孩子买塑料玩具以及安抚奶嘴。
用完橡皮擦要洗手。柔软的橡皮里含有塑化剂、芳香剂等多种化学物质。不要让孩子用橡皮擦沾口水,或边写作业边吃东西,写完作业后一定要洗手。
卧室
干洗衣服先晾后收。从干洗店拿回来的衣服都有一股怪味道,这是石化干洗溶剂搞得鬼,这些物质会增加致癌风险。因此,衣服最好用水洗,干洗后的衣服一定要晾一晾,再放进衣柜。
不在卧室喷香水。尤其是味道浓郁的香水,卧室空间较小,香味很难散去,影响睡眠。
别放大叶绿植。大叶植物会在晚上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影响空气中的含氧量,卧室应少放绿植。
客厅
定期清洁各种电线。成功大学环境医学所的研究团队花三年时间采集了台湾民众家里的灰尘,测得的邻苯二甲酸酯高达1643.6微克,全球最高。其中,电器电线是主要来源。建议平时电线插头应及时拔掉,定期用抹布擦一擦。
木质地板少打蜡。让室内化学毒物浓度变高的帮凶之一就是木质地板。经常打蜡的地板会释放邻苯二甲酸丁酯和苯甲酯。
新家具、新装修要多通风。今年六月,美国卫生部发布的最新致癌物质报告,将甲醛从原先的“合理预期致癌“移升至“已知致癌“类别,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白血病的风险。如室内通风不好,可以种植一些植物,如吊兰、虎皮兰、绿萝等。
卫生间
少用空气芳香剂。空气芳香剂多为化学合成制剂,里面掺杂了塑化剂、甲醛或苯,对人体的呼吸和神经系统损害很大。另外,长期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这些化学物品,还容易诱发哮喘、过敏等疾病。想要用更健康的方法消除卫生间异味,可以试试香皂或肥皂水。
别选香味太重的沐浴液。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DEHP)因为稳定性高、方便定型、维持香气,所以经常出现在洗面奶、沐浴液、洗发水里,经皮肤吸入人体。如果长期使用,小剂量也可能变成大危害。建议选择香味较淡的产品,或以香皂代替,尤其是给孩子洗澡、洗衣服时;洗头、洗澡要用清水多冲几遍。
别放纸篓。这会大大增加细菌繁殖的速度,建议一般的纸质物品直接扔进马桶,随水冲掉即可,难以冲掉的卫生用品,可准备一个袋子,随时清理。